“齿孔”当然是有“齿”也有“孔”的,邮票四周凸出的小尖是 齿,凹进去的半圆形是孔。齿孔是研究邮票版式,区别邮票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。新中国曾发行过一些再版的
纪字邮票和特字邮票。每一套再版邮票和原版邮票都有一些用以区分但又不很 明显的特征,有的靠齿孔就可以区别。例如:纪10《保卫世界和平奴第二组》,也就是至今唯一的一套三角邮票,原版邮票的齿孔为12度半,而再版票是14度,从齿孔来看,二者很容易区分。
那么,什么是齿孔的度数?就是测量齿孔的单位。国际集 邮界都承认这一单位。按国际规定,在20毫米的长度内有几个 齿或几个孔,就有几“度”。如果20毫米有11个齿和11个孔, 那么它的齿孔度数就是11度;如果有11个齿和12个孔,或者有12个齿11个孔,那么齿孔度数则为11.5度,即11度半。因此说邮票的齿孔为14度,不是说邮票的每边有14个齿孔,而是说邮票每边的20毫米上有14个孔,如果邮票的边长是40毫 米,则就应有28个齿孔。
邮票的齿孔可能四边一样,也可能不一样,甚至在一套邮票 中还有面值、图案、刷色等均相同,但齿孔却不一样,请注意,有时珍邮就出在这不同的齿孔上!如我国1942年发行的中信版 孙中山像面值16分的粗齿票。
邮票上齿孔的状况可能各不相同,齿孔也是邮票品相的一 个重要方面。
光齿:邮票打孔后,齿孔内纸屑完全脱落,邮票撕开后,齿尖 清楚光滑。
毛齿:邮票打孔后,因孔内纸屑没有完全脱落,邮票撕开后,齿尖呈毛状。
漏齿:在全张邮票中漏打一行或若干行齿孔,使邮票撕开后形成一边或两边无齿。在一排齿孔中漏掉几个齿孔的情况较 少,因为齿孔都是一排一排打的,要漏就要漏一排。
盲齿:打齿孔时没有把纸打透,打齿后纸屑没有脱落,只留一个齿孔痕,撕开后就成为盲齿。
复齿:若在同一行的位置上打了两次甚至多次齿孔,就形成了复齿。
为了使邮票的齿孔完好,在撕开邮票的时候,应把两枚邮票对折几次,再撕开时就不容易损伤齿孔。
小本票上的邮票,往往只是三面有齿,一面无齿。小本票上的邮票撕下来后不影响使用,但从齿孔完整的角度来看,还是有点逊色。
无齿孔的邮票现在不多了。对于无齿票来说,重要的是要 使纸边完整。而且一般说来,纸边越宽越好。因此若是无齿票的纸边剪斜了,或有点弧形,也不必去把它修剪直。因为一剪刀 下去,总会使纸边变得窄一些的。
顺便再提一下邮票面积的表示方法。一般邮票的形状都是矩形,这和齿孔表示法一样,也是采用(横向长度X竖向长度)来 表示邮票的面积,也就是(左右齿尖之间距离X上下齿尖距离), 一般称之为票幅,各边距离都用毫米作单位。如果邮票票面图案有边框,则左右边框距离和上下边框间距离的乘积,就是图幅。没有边框的邮票就不计算图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