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960年12月10日开始,到1961年6月16日结束,中国人民邮政分四批发行了18枚特44
菊花邮票。邮电部邀请了洪怡、屈贞、胡絜青、汪慎生、徐聪佑五位画家以工笔画形式绘制了十八幅菊花图,然后由刘硕仁设计成为邮票。
这套邮票采用了国人喜闻乐见的“独本菊”的形式,来表现菊花,深得大众的好评,因此在1980年被评为“新中国30年最佳邮票”之一。如今,大众用相机,用手机来拍摄菊花,大多也是这样的“独本菊”的“标准像”。1960年发行的邮票,可以看到,400万、800万的发行量,那时邮局还是敞开销售的,并被大量用于通信。
菊花,别名菊华、秋菊、九华、黄花、帝女花等,原产中国,是中国传统名花。菊花不仅有飘逸的清雅、华润多姿的外观,幽幽袭人的清香,而且具有“擢颖凌寒飙”、“秋霜不改条”的内质,其风姿神采,成为温文尔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,菊花也被视为国粹,自古受人爱重。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,早就结下不解之缘。
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菊花这种花卉的推崇和热爱。人们也对特44“菊花(第一组)”邮票的产生了青睐,除了因为其是新中国邮票中的精品这一直接原因以外。
特44“菊花(第一组)”邮票分三次发行,发行日期分别为1960年12月10日、1961年1月18日、1961年2月24日,全套18枚,影写版,齿孔度数P11.5*11,邮票规格30mm*40mm,由著名邮票设计家刘硕仁根据洪怡、屈贞、刘硕仁、胡萦青、汪慎生、徐聪佑等菊花原画设计,北京邮票厂印刷。18枚套票分有4分、8分、10分、20分、22分、30分、35分、52分八种面值,最大发行量835万枚(发行量)(分别是面值8分的“二乔”、“大如意”、“如意金钩”三枚邮票);最小发行量100万枚(发行量)(分别是面值22分的“紫玉香珠”、“冰盘托桂”和面值30分的“墨荷”三枚邮票)。
随着时间的沉淀,全新品相的特44“菊花(第一组)”
邮票更是一票难求,2007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》中标价2100元。目前市场售价在9000元左右。在人们的心目中,特44“菊花(第一组)”邮票堪称为新中国邮票中的精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