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各国邮票的邮戳种类繁多,形状多姿多彩,收集邮戳已成了
收藏邮票的一项重要内容。
现存世界最早的有日期的邮戡是亨利.毕绍普1661年任英国邮政总局局长时使用的一种小圆邮戳。
1840年英国发行邮票以后,用以盖销邮票的是马耳他骑士勋章式的邮戡。日戥盖在信封的空白处。
还有几种比较有趣的盖销戳,如,在澳大利亚的早期邮票上,常常可以看到一种蝴蝶形邮戳。
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,曾用过一种框架形邮戳,又称恭敬邮戳,以免污损邮票上国王的肖像。
美国在十八世纪末,曾用过一种驴形邮戳,呈欢跑状,十分有趣。现在,由于自动分拣机的广泛应用,国外多用机器盖销,美国、英国等国多用波纹线或波纹线与日戥并用盖销邮票。在一些较小的邮局仍用圆形日戳。
我国从1866年开始在海关内试办邮政。现在存世的盖在信封上的日戳,以1875年为最早。全部英文,上为“海关”,下为地名,俗称海关日戳或海关小圆戳。
在海关日戳之前,还有过含英文PAID(资费已付)的腰圆形日戳,最早为1872年。
1878年,我国首次发行邮票以后,北京、天津、烟台、牛庄(即营口)、上海五地启用中文地名戳盖销邮票,同时加盖海关日戳。
1897年清政府正式开办国家邮政以后,改用八卦戳盖销
邮票。所谓八卦戡是由下列八卦组成的,乾、兑离、震、巽、坎、艮、坤。每个邮戳由两卦垒成,代表一个地名。存世仅一枚的我国红印花小字“当一元”旧票,就是用这种邮戡盖销的。
1904年至1911年改用干支纪年戳。于支戳有两种:较大的为单线加腰框式,有些加有英文地名;较小的为单线三格式,都用汉文。辛亥革命后,只使用单线加腰框式邮戳,但改用民国年份。1923年恢复单线三格式,地名有全部汉文及英文两种,日期有汉文及阿拉伯
数字两种,年份则有民国及公元两种。
解放后,我国继续使用单线三格式邮钱,但有以下四项改革;1.取消英文地名;2.汉文自左至右排列;3.年份改为公元;4.少数民族地区的日戳有的增加了民族文字。1957年邮电部颁布新式邮戳,采用双线加腰框式。